时 间 记 忆
<<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懒汉原则”助你成功创业
[ 2007-1-7 9:52:00 | By: hnblog ]
 
   在这里,我向你推荐一个简单的原则,听过“KISS原则吗,就是懒汉原则Keep It SimpleStupid保持简单浅显)。

    在《简单是金》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小问题:如果你必须写一份报告交给客户,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必须由你的老板负责撰写,而他却一直在拖延,似乎非常不情愿做这件事情,你会怎么做呢?a)等老板终于把报告写完,然后告诉客户这是老板的责任;b)全权代劳,不声不响全部写完;c)把报告写成填空的形式,和老板讨论一遍,把所有的空格填上之后,把报告交给客户;d)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的那部分交给客户,不去理睬老板应该写的那部分。

    在这四个选项中,abd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懒惰,采取了行动上的不主动,躲避了一些必须做的事情,不和老板沟通,造成了交流的懒惰和工作的不畅。c项是我们所欣赏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偷懒的方式,采用了填空这种巧妙的形式,用智慧上的勤劳减轻了精神上的压力,既回避了和老板的正面冲突,又精彩地完成了工作。

    你不一定非从这四个中选择一项,因为让智慧渗透到懒惰中去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你想做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顺风。有了目标,你需要做的就是用最有效的方法,直奔主题,而不是解决你的种种顾虑。这就是简单,这就是“KISS”原则的高明之处。 

   成为会休息的人

    春秋时期,齐桓公率领部队远征独孤国。在追逐独孤国的国君时,齐桓公的部队误入茫茫沙海。时近黄昏,根本无法在天黑前找到归途,顿时军心惶惶,战士们认为必定困死沙漠。这时齐桓公下了一道不太近人情的命令,原地休息,违者杀头!于是战士们很不情愿地安营扎寨,用随身的干粮充饥。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休息的战士,虽然略有饥渴,但是精神饱满,在一匹老马的带领下,战士们安然有序地脱离了困境。

    我们不能忽视齐桓公的那道命令,为什么在危急关头,统帅没有让大家采取积极的进攻方式,而是休息呢?因为压力巨大下的盲目行动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休息,特别是在危困面前休息,需要足够坚韧的心理,也为自己积蓄了突破的所需。

    我的同学小万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海外采访的时候,他常常要忙到深夜,亲自编辑图像和信息,再将之一帧一帧地发回国内。即便这样,小万也要忙里偷闲睡上一觉。因为如果今天休息不好,第二天工作效率自然下降,同时也影响到出镜效果。就算工作得很亢奋,也必须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一个小时的休息,比工作任务更重要。

    在向成功这座人生的珠穆朗玛峰攀登的过程中,你越接近成功,越需要会休息,越要积攒力量面对下一步的挑战。每一次休息之后应该是更大规模的爆发!这就如同很多人在压力巨大的事情面前,比如规模盛大的赛事、影响终生的高考、求职等的面前选择了休息。但也有人做不到暂时忘记压力,便因为明天才需要面对的事情,而影响了今天。

    有的时候,一味的坚持并非上策,有度的休息,才是良方。 

    四元一桶和消极进取秘笈

    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雇员中,有一位不太走运的年轻人阿基勃特。同事们推销石油都很成功,拥有了大量的客户,阿基勃特却一直不得志。最糟糕的是,这个年轻人看上去因为无法承受失败之重而放弃了推广业务,他惟一做的就是在各个旅馆住宿的时候,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写上一行话——“一桶标准石油。日子久了,公司里面的同事索性称阿基勃特为四元一桶

    直到一天,标准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听到了四元一桶这个奇怪的绰号和阿基勃特的故事,执意要见见这名职员。多年后,阿基勃特成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总裁。

    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并没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阿基勃特得到了这个位置?洛克菲勒回答: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努力,一直以公司为荣。只不过努力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罢了!

    我们不妨称这种不声不响看起来没什么作用的努力方式为消极进取,不同于显而易见的大进步,但是它的作用有时候是惊人的。

    在成功的路上,少不了黑暗和无助。当你遭遇工作和生活中暂时的黑暗时,不要让慌乱的心失去主张。稳住自己,就相当于获得很高的安全系数。学习一下懒人的做法:屏住呼吸,采取一些小而有效的对策,哪怕只是留下一些希望不大的字迹。

    “消极进取为你预留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甚至准备好了下一次起飞的平台! 

    瓶颈时期懒惰修炼 

    论事业还是生活,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期。最糟糕的是,你并不知道这一次的瓶颈期有多长。于是有人戏称之为悠长假期懒人们在这样的假期里,也在进行着独特的懒惰修炼

    18世纪淘金热刚刚兴起的时候,南非的金矿还埋藏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下。一个名叫乔治·哈里森的人来到南非,他对自己说,他要找到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可是命运似乎并没有眷顾这名年轻人,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乔治·哈里森连金矿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只是在一些小金矿作坊里没日没夜地干着最脏最累的活。

    处于瓶颈期的他松懈下来,放弃了寻找金矿的任何准备。

    在很偶然的机会,乔治·哈里森发现了一条长420公里,宽24公里的金脉,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就在他感觉到喜从天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具备任何开采金矿的资本。万不得已,他只得出售了这条金矿的开采权,价格是10英镑!如此低廉的价格,等于白送了开采权。

    命运和乔治·哈里森开了一个大玩笑。但是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乔治错过金矿的原因,就在于他忽略了懒人智慧中随时准备着的准则,就算处于瓶颈期,在给自己放一个长假的时候,也不能对自己的技术、知识不闻不问。

    瓶颈期,每个人的苦闷大多是源于缺乏目标。我们不妨偷一下懒,连目标也不要确定,因为这的确非常困难。我们可以动手学习一直很感兴趣却由于平日的忙碌而疏忽的东西。也许将来的某一阶段,你会发现在瓶颈期略显艰苦的修炼已经给你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那么,你准备好随时从枯井中出发,去发掘人生中的金矿了吗?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